跳到主要內容區

禁嚼檳榔

檳榔的歷史

  在西元前約600年,一份梵文文稿中首先提到有關嚼食檳榔塊的事情。西元916年,巴格達一位旅行者在日記中提到,嚼食檳榔塊在當時的阿拉伯南部沿海盛行,並且已經延伸到葉門及麥加。西元1298年,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提到,印度人將一種叫做"tembul"(荖葉)的葉子放入口中嚼食,這種習慣在西元1200至1400年間還曾遍佈在尚吉巴海岸(非洲東岸的島嶼)。西元1664年,荷蘭的文獻中記載,在麻六甲海峽(位於馬來西亞)對由印度進口的荖葉加以課稅,目的是要保護當地種植荖葉的農夫,而非要禁止嚼食檳榔塊的習慣。西元1985年,國際癌症研究中心(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, IARC)報告指出,到1979年全世界至少有二億嚼食檳榔塊的人口。

 而台灣亦早在數千年前,原住民即有嚼食檳榔的習慣,像是排灣族、阿美族、魯凱族、雅美族及平埔族的文化傳統中,都有嚼食檳榔塊的例子。而明朝時漢人移民台灣,發現原住民嚼食檳榔塊,入境隨俗,因此檳榔塊也成為當時入藥、社交、送禮的重要物品。直到日據時代,日本人禁止種植及嚼食檳榔塊才停止,但到台灣光復後,檳榔便又開始恢復種植。

 

檳榔對水土保持的破壞

  種植檳榔對於自然環境所產生的衝擊超乎高爾夫球場之上,是造成台灣水資源匱乏的最大殺手之一。尤其台灣中南部山區滿坑滿谷大面積栽種檳榔樹,已有取代森林、果樹、茶園之勢。種植檳榔所造成的水土保持問題包括:

    1. 土地會發生大面積的深層風化,深度幾達三十公尺以上。在其上闢建的公路、產業道路、邊坡會有嚴重的塌陷與寸斷現象。
    2. 碩大的檳榔葉加速降雨的迅速蒸發,促成檳榔園地下水位急速下降,使水源涵養功能損失殆盡。
    3. 現今之檳榔園已是企業化的大面積經營。其將大面積的山坡地,使用大型推土機或怪手,將地上物悉數連根剷除,然後栽植檳榔樹。經營面積小則二、三公頃,大則四、五十公頃,嚴重破壞山坡地。

  台灣檳榔種植面積中的四萬公頃乃是位於山坡上,因此常被認為對水土保持不利而被視為「生態殺手」。當颱風來臨時,山坡土壤會嚴重流失,住在山坡下的民眾其生命及財產都會受到嚴重威脅;最明顯的例子應該是民國85年的賀伯颱風、民國90年的桃芝颱風,在颱風的強力侵襲下,造成了山洪爆發、山坡地崩塌等大自然嚴厲反撲之慘象,證實凡發生最厲害的大災難之處,如南投縣、花蓮縣、嘉義縣等地,其檳榔園之濫墾最為嚴重。」因此談到種植檳榔對自然環境的破壞,便人人喊打。

  除了官方資料外,民間專家學者做出更深的研究。九五年的一項實驗發現:檳榔種植區的地表逕流量與土壤流失量遠達大於草生區及杉木區。同年另一項報告也指出,檳榔園出現大面積的深層風化,種植1公頃的檳榔樹,每年將會造成5萬公噸地下水的流失,目前台灣約有5萬公頃土地種植檳榔樹,此會導致每年地下水的流失量高達25億公噸,相當於10個石門水庫。而每一公頃的土砂流失量由五至二十萬噸不等, 表土流失每年十公分以上,地下水位一年下降五至二十公尺。在觀念上,雖然嚼食檳榔好像是屬於私德的範疇,但實際已經妨礙公共衛生及觀瞻,而且檳榔樹的種植,已經嚴重破壞水土保持。經過研究證實,由於濫植檳榔樹的結果,每當強大颱風來襲,都會造成山地水土保持的嚴重破壞,這也是不爭的事實。

 

檳榔的盛行

 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記載,世界上嚼食檳榔之人口約佔總人口1/10,台灣地區則由9%遽增為13.33%,而檳榔種植面積佔總耕地面積868,472公頃之比率,亦由1.27%提升至6.28%,故社會景象真可謂〝滿山遍野檳榔樹,摩肩擦踵檳榔族〞。據調查自民國75年檳榔栽植面積超過萬公頃而為11,061公頃,即逐年遽增,至民國78年已達33,487公頃,產值73億元,成為僅次於稻米及甘蔗,而高居第三位之重要農產品,並有〝綠色黃金〞之稱,且嗜好人口約180萬人,年消費值259億元,迄民國84年檳榔栽植面積增至54,544公頃,產值達133億元,已超越甘蔗升居第二位,並成為果品類產值之冠,其嗜好人口則達280萬人,年消費值近壹千億元,而嗜好人口年齡亦年輕化,人口階層更加全面化。時至1997年,台灣地區的檳榔栽培面積以達達56,542公頃,生產量達156,207公噸,生產值超過新台幣一百三十億元。根據去年衛生所所做之調查,光是台北市嚼檳榔人口就約有7萬人,每天就吃掉60萬2300多粒檳榔!

 

檳榔嚼塊中的致癌成份

    1. 檳榔子含有多種成分,其中檳榔素、檳榔鹼和多酚類已被證實具有潛在致癌性。大量攝食檳榔鹼時,會抑制大腦活動,使食用者出現行動遲緩的現象。在動物的頰黏膜上塗抹檳榔子粹取物之實驗發現可使腫瘤數目增加
    2. 配料中的荖花、荖藤等皆含有致癌性化學物質。荖藤含多種酚多類化合物,包括黃樟素、羥佳味酚、丁香酚、丁香酚甲酯和異丁香酚等,其中黃樟素已被確定為致癌化合物。
    3. 配料中的石灰會在口腔內造成高鹼性環境,破壞口腔黏膜細胞,導致表皮細胞不正常增生及變異,進而演變成口腔癌。

備註:

      • 檳榔成份中的 黃樟素~誘發癌症:一顆含量相當於300瓶不合格沙士
      • 檳榔榔鹼、丁香油酚:造成細胞DNA損傷
      • 多酚類化合物:釋放出活性氧物質,產品氧化性傷害 



腔癌的資料分析

  口腔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七位,就男性而論,口腔癌的死亡率是第五名,與前幾年的死亡順位是相同的。但口腔癌的死亡增幅是所有癌症中最高的,高達14.20%,顯然是國人最需要注意的警訊。

 

口腔癌就是檳榔癌

  在台灣嚼檳榔與口腔癌的關係至為密切,大多數口腔癌患者都有嚼檳榔的習慣,比率約為九成,在南部地區尤高。另外,由於嚼者習慣在咀嚼之際,將檳榔塊置於牙齦與頰粘膜之間,使得台灣的頰粘膜癌與齒齦癌合起來約佔口腔癌的一半以上,而頰粘膜癌與齒齦癌在非嚼檳榔地區的發生率是相當低的﹝據美國學者之統計,此二類癌只佔口腔癌的14%左右而已﹞,由此可以看出檳榔的危害有多大,因此我們不得不稱呼與檳榔有關的口腔癌為『檳榔癌』。

 

  事實上,經過眾多學者研究一致指出,檳榔、口腔黏膜纖維症(OSF)、口腔癌三者呈現高度相關性,數據如下所述:

    1. 台灣嚼食檳榔人口約230~280萬人,佔總人口十分之一。
    2. 根據謝天渝教授調查,嚼食檳榔者有15%會罹患口腔黏膜纖維症。
    3. 根據黃湧灃調查,有3.3%口腔黏膜纖維症會導致口腔癌。
    4. 89年口腔癌死亡人數為1494人,較88年死亡增幅為14.2%。
    5. 男性口腔癌的病發死亡年齡是所有癌症中最低者,平均死亡年齡為54.8歲。

資料來源:檳榔的健康危害 韓良俊主編


檳榔嚼塊如何致癌

  檳榔致癌的機制具有化學性與物理性的雙重影響,在化學性致癌部分,由於檳榔中含有多酚類化學物,在鹼性(與紅灰混合)環境下,就會產生能致癌的氧自由基。 根據1993年台大牙醫科學研究所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,檳榔子及荖藤(或荖花)具有基因毒性、致突變力、細胞毒性等,其中包括檳榔素、檳榔次鹼,都會造成細胞DNA的斷裂導致細胞突變,荖花中所含大量的黃樟素,更是眾所皆知的強烈致癌物質。

  在物理性致癌部分,由於石灰顆粒與檳榔粗纖維經年累月地摩擦細嫩的口腔黏膜,造成無數肉眼看不到的表皮傷害,進而改變局部黏膜組織構造,使上皮萎縮,粘膜下膠原纖維堆積、血流減少、粘膜下組織玻璃化等,此即使患者苦不堪言,永遠無法恢復正常開口的『口腔粘膜下纖維化症』,患者局部組織的抵抗力及免疫力大大降低,有利於其它致癌物質發揮作用,因而逐漸轉化成口腔癌。

備註:

  1. 吃檳榔比正常人造成癌症機率為28倍,加上抽菸機率增為89倍,如再加上喝酒,則增加123倍。
  2. 若為B、C肝炎者又食檳榔者,肝癌罹患率將提高數十倍。

 

口腔癌的自我檢測表

  早期發現口腔癌要靠平常的自我檢查,以及定期到牙醫診所進行口腔檢測。特別是長期暴露於危險因子的人(例如有嚼食檳榔習慣者),更要比一般人提高警覺。以下五點是口腔癌前期的病徵,提供消費者進行自我口腔檢測:

 

口腔黏膜纖維化的治療方式

  口腔黏膜纖維化的主要症狀有兩個,一個是張口困難,另一個是口腔有灼熱感,對辣刺激接受度低,伴隨有口乾燥症。相當令人遺憾的是,口腔黏膜纖維化具有不可逆的特性,也就是說即使停止嚼食檳榔,口腔黏膜病變亦無法改善,必須接受內科或是外科治療。

  外科治療主要是以針劑方式施打類固醇及干擾素,以抑制口腔黏膜的發炎作用;內科治療得將口腔兩側頰脂肪移植修補,然無論是內科或是外科治療,都不能使口腔黏膜病變恢復到正常,還得配合強制性張口練習,並且要完全戒食檳榔,所費代價可說相當慘重。  

資料來源 http://www.lanfar.com/epaper/88/HS1.htm

 

一、檳榔對健康的危害

 (一)常見之危害

  嚼食檳榔,除了使牙齒變黑、磨損、動搖、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,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,還會導致口腔癌。據調查,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。

 (二)嚴重之健康危害:
   1.檳榔誘發的癌症前期病變:

    1.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:常見於頰黏膜,其次為顎區。口腔黏膜會有燒灼感,潰瘍、變白,最後造成張口及吞嚥困難。其中有部分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病人,會變成口腔癌。
    2. 口腔黏膜白斑症:常見於頰黏膜、舌、口底及唇角。黏膜白斑會慢慢由清白變混白,其中亦有一 部份白斑病人會變成口腔癌。

2.口腔癌:檳榔俗稱菁仔,其成份中的「檳榔素」具有致癌性。其添加的「石灰」則為助癌 劑。世界衛生組織經回顧嚼檳榔與癌症之相 關文獻,所作之結論:

  1. 菸草伴同檳榔一起嚼食確定為人類致癌原因。
  2. 抽菸且嚼食檳榔,易導致口腔癌及咽喉癌。

  為了您的健康請勿嚼檳榔,如吸煙者更須戒除,因為兩者合併使用,更容易引起口腔癌、喉癌、咽癌和食道癌,且吸菸、嚼 檳榔又合併喝酒,則有更加乘的致癌效果。

3.牙齒之傷害

  因嚼食動作頻繁,超出正常負荷,造成牙齒咬耗(磨損),以及 牙床動搖

二、戒食檳榔:如果您有嚼檳榔的習慣,而且感覺到檳榔帶給您很多困擾,戒除它吧!別受制於它。

 

以下是戒檳榔成功者的秘訣,試試看,您也做得到。

 

(一)放鬆心情

舒舒服服洗個澡,勝過一包檳榔咬。

檳榔癮來深呼吸,打消念頭有決心。

(二)規律生活

均衡飲食營養好,不必檳榔來咀嚼。

充足睡眠精神好,不必檳榔提神了。

(三)提昇形象

嚼食檳榔礙觀瞻,不吃不吐人稱讚。

刷牙漱口去味道,口氣清新最討好。

(四)遠離誘惑

應酬檳榔少不了,最好不去沒煩惱。

出門別看檳榔攤,眼不見來心不煩。

(五)尋求替代

天冷禦寒加衣裳,何必檳榔來保暖。

想要動口嚼檳榔,何妨來片口香糖。

(六)增加意願

檳榔價高耗費大,省錢購物當犒賞。

宣導小冊摺疊卡,仔細研讀助益大。

戒除檳榔是明智之舉,趕快採取行動吧!

開始戒除的前幾天是重要關鍵,或許會覺得不好受,克服它的秘訣是用堅定的信心告訴自己:我決定不吃檳榔!

三、口腔癌之自我檢查:

  若發現有以下各種情形時即應提高警覺,並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的口腔檢查,或必要時做病理切片檢查。

 1.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:變白、紅、褐或黑,且無法抹去。

 2.潰瘍:超過兩週以上未癒合之口腔黏膜潰瘍。

 3.腫塊:口內或頸部任何部位不明原因之腫塊。

 4.舌之運動與知覺: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,導致咀嚼、吞嚥、說話困難或舌頭半側知覺喪失、麻木。

 5.顎骨與牙齒:顎骨局部腫大,導致臉部左右不對稱。

 6.口腔黏膜之知覺與開口度:口腔黏膜乾澀、灼熱、或有刺痛感,開口受限制,張嘴時 口腔黏膜拉緊。